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介绍
耳鼻喉科创立于1920年。在近一百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该科的科室规模和业务范围亦几经变化。目前科室共有45张床位,医护技人员57人。业务涵盖耳科学、鼻科学、咽喉科学、头颈肿瘤科学及听力学等专业学科,并以头颈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为主要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一、发展历程
1920年8月,留学日本的孙柳溪教授回国后筹建了北大医院耳鼻喉科。抗日战争时期耳鼻喉科主要为日籍医师主持工作,没有培养更多的中国耳鼻喉科医师。抗战胜利后,陆续有当时全国知名的教授到北大医院耳鼻喉科工作,包括刘瑞华、张庆松和徐荫祥教授等,当时刘瑞华教授为耳鼻喉科主任。耳鼻喉科医师还包括胡善生、孙再生、孙宝琨和杨树棻等。当时共有7张病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科室名称沿用耳鼻咽喉科,科室迅速发展。张庆松教授兼任该科主任,徐荫祥教授受聘为该院教授,胡善生为副教授。1950年郑中立自成都存仁医院调入该科任主治医师,其后卜国铉教授也曾在该科工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该科医师人数大量增加,除郑中立副教授、孙再生、孙宝琨和杨树棻等主治医师外,还有冯永约、刘惠英、贾利增、郁鹤轩和高树村等相继来科室工作。并且自1954年起,几届北医毕业生分配到耳鼻咽喉科,如郭敏、李哲生、朱树椿、赵沛英、顾之平、周重范、薛君武、王又孚和赵伟等,住院医师人数也大量增加。专业亚科已初具规模,1954年病床数已达到18张(石楼),1958年颌面外科独立后,该科进入灰楼,床位数增至35张。六十年代李志光、韩德宽、林嬊芳和王明等先后来到该科。七十年代孙力、唐一虹和刘志贤来到该科,科室人员队伍得到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科室发展更加迅速,到1984年,科室床位数已增至42张。1996年随着北大医院规模扩大,病房楼由红楼搬迁至新落成的五官楼,由一个病房扩至两个独立病房,床位数增为60张。1997年科室为满足日益扩大的业务范围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全国率先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沿用至今。其间陆续有大批应届毕业生来到该科工作。包括陈克俭、李燕华、纳尔谦、晋毅、曾德燕、肖水芳、潘怡、王全桂、佟玲、孙毅哲、赵琦和王琦等,同时有张志超、刘世援和柯肖枚调入该科工作。九十年代以后又相继有王军、徐贤君、闫宜君、邓红卫、高为华、吴园丁、秦永、刘玉和、钟贞、燕阳春、陈磊、赵燕阳和赵恩民等分到该科工作。
进入21世纪,沈泓、李天成、丛铁川、杨柳、隋海晶、曾镇罡、文锋、张俊波、秦瑶、甄甄、赵婷婷、董冰婉、马恒和王月琪先后聘任留院工作。
2009年12月,科室配合医院妇儿楼改造,病房临时搬迁至安定门内大街车辇店胡同15号的北大医院第三住院部,病房规模减至一个病房30张床位。2012年8月回迁至原五官楼。因四楼原耳二病房和实验室已被院方改造成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耳二病房遂搬至一层原小儿眼科和眼科病房,与眼科分享该病房,科室床位又恢复至45张。
2012年耳鼻喉科手术室拥有了全院第一间数字化手术间,实现了可以声控或手动控制手术相关电子设备,现场直播手术及远程会诊,同时配备了最为现代化的手术显微镜、激光系统和电子导航等设备。
目前该科共有医护人员57人。正教授3人:肖水芳、秦永和刘玉和,3人均为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2人:王全桂和王军,副主任医师6人:吴园丁、赵恩民、钟贞、沈泓、李天成和丛铁川;硕士生导师9人;主治医师7人:高为华、陈丽、隋海晶、曾镇罡、文锋、张俊波和秦瑶,住院医师4人:甄甄、赵婷婷、董冰婉和王月琪。其中博士学历10人,硕士学历10人,本科学历1人,护士26人,技术员9人。
二、医疗服务
北大医院耳鼻喉科在解放前由于长期由日籍医师主持,所以只维持日常临床工作。
五十年代该科医师人数大量增加,当时即可以开展局麻扁桃体摘除术和挤切术、鼻窦炎手术、鼻中隔矫正术、萎缩性鼻炎充填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治疗、乳突根治术。1958年购进第一台显微镜后开展中耳手术及镫骨底板切除。同时该科还与其他科室合作进行食道狭窄逆行扩张术等。
六十年代该科更注重临床与科研工作,在很多领域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郑中立教授首先规范了喉外伤的治疗,从而提高了喉外伤的疗效,降低了喉狭窄的发生率。其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喉狭窄的外科治疗,开展声带麻痹的外科治疗。开始探索喉癌全喉术后发音重建,从而树立了该科的喉科专业特长。
解放后至六十年代,该科通过派出知名专家支援地方建设、招收全国各地的耳鼻咽喉科进修医师来该院学习以及举办全国五官专修班等形式,为全国输送了大批耳鼻咽喉科的专业人才,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市乃至全国耳鼻咽喉科学事业的发展。
七十年代该科郭敏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中段喉部分切除术,在垂直半喉切除术及水平半喉切除术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解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结合不同类型喉癌临床淋巴结的转移特点,进行了大宗病例的病理切片观察,为该喉部分切除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该科还开展了全喉和次全喉切除术,为当时喉科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该科还开展了以大腿阔筋膜修复化学性或外伤性鼻中隔穿孔的手术,同时开展了冷冻技术治疗颜面基底细胞癌、鼻出血和会厌囊肿等。
八十年代初始,耳鼻咽喉科各个亚科逐渐发展。
耳科学耳科学方面,赵沛英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如梅尼埃病的内淋巴囊切开引流术等内耳手术。顾之平教授将耳外科技术与听力学结合,开展慢性中耳炎的听力重建手术即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听力获得一定改善。在此基础上,肖水芳主任引入自体软骨和骨皮质应用技术完成改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型术。王军主任医师、刘玉和教授、钟贞副教授相继开展人工听小骨植入术、外耳道成型术、梅尼埃病的内淋巴囊减压术。王军主任医师率先开展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并于2010年开展耳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自科室引进CO2激光技术后,刘玉和教授应用CO2激光开展耳硬化症的镫骨底板开窗手术,并相继开展中耳炎的完壁式乳突根治术、上鼓室重建术以及搏动性耳鸣的乙状窦板修补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并独立完成保留面神经功能的经迷路径路的内听道听神经瘤切除术。并于2012年独立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和骨锚式助听器BAHA的临床应用。
临床听力学方面,自2008年科室重新购置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及其他听力学设备后,刘玉和教授带领听力学团队加强业务学习,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听力学检查工作包括ABR、tbABR、ASSR、VEMP、耳蜗电图、耳声发射和CM以及言语测听等,为听力及耳疾患患者的临床准确诊断提供依据,并科内首次诊断听神经病等疑难病例。在国内较早应用视频头脉冲实验对眩晕疾病进行诊断分类。在遗传性聋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柯肖枚和刘玉和教授率先建立遗传性耳聋家系库,在国内最早关注线粒体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易感性的关系,刘玉和教授筛查了中国人群的mtDNA1555A-G突变率,在临床开展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以后陆续开展遗传性聋的临床听力学诊断与基因诊断,并开展遗传咨询。
鼻科学鼻科学方面,该科自1986年成立变应性鼻炎专业门诊以来,对该疾病有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免疫治疗已达到4000余例,有效率达60%以上。并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有相当深入的研究。2014年举办了首届鼻内镜相关技术学习班。
该科90年代后期由肖水芳教授和王全桂主任医师带领下逐步完善和发展鼻内镜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鼻内镜手术日臻完善,手术范围也逐步扩展至鼻眶和前颅底手术,如鼻眼相关的鼻腔泪囊吻合术、眶内异物取出术、眶减压术、脑脊液修复术、鼻颅底相关如前颅底肿瘤垂体瘤切除术以及颅面沟通肿瘤,采用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或联合开颅或颅面联合术式,用自体或复合材料修复。熟练应用内镜技术切除鼻腔鼻窦、鼻咽及颅底良性肿瘤及早期恶性肿瘤。秦永教授与神经外科李良教授合作首次在鼻内镜下完成了该院首例经鼻腔和上颌窦入路斜坡良性肿瘤切除术。
咽喉科学咽喉科学方面,该科首先开始纤维气管镜检查,并于1985年举办了全国纤维气管镜学习班;郑中立教授还开展了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声带麻痹。
顾之平教授和赵伟教授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吴园丁副主任医师在该院首先开展睡眠呼吸检测。该科于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举办了两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学习班。
肖水芳教授改良沿用十多年的腭咽成型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并在全国各地进行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顺应国内外的OSAS的微创外科的发展,肖水芳教授先后开展了软腭、舌根及下鼻甲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软腭pillar植入术、舌根和舌骨悬吊术等手术。激光技术和等离子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创了咽喉疾病微创治疗的新时代。经口会厌囊肿切除术,舌根囊肿切除术,选择的口内型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双侧声带麻痹的单双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舌根减容术得到开展和普及。肖水芳教授和秦永教授在继承郑中立教授、郭敏教授老一辈专家治疗喉气管狭窄的经验基础上,国内率先开展声带麻痹、喉气管狭窄的镜下腔内微创治疗和复杂狭窄的开放入路治疗。其开展的显微镜下CO2激光单、双侧杓状软骨切除联合喉显微器械喉黏膜端端吻合术治疗单、双侧声带麻痹属国内首次报道。目前,该科在喉气管狭窄的诊治方面位居国内领先水平。
头颈科学头颈肿瘤方面,该科进一步改进喉和下咽癌的治疗方法,开始采用胸大肌肌皮瓣等带蒂肌皮瓣修复喉癌下咽癌术后缺损,使既能保存器官功能,又大大提高疗效;八十年代中期,郭敏、赵沛英、赵伟、李志光教授较早地开展了经鼻垂体瘤切除术、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以及颈静脉球体瘤手术。
对全喉切除术后的无喉患者,科室采用食管发音、发音重建及安装发音小管等方法,使无喉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在下咽癌的治疗上,科室采用以保留喉功能为主的联合治疗方式,采用各种带蒂肌皮瓣、游离皮瓣肌皮瓣及空肠、胃代食道等一期修复下咽缺损。
肖水芳教授早年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于1996年归国后相继开展了CO2激光微创治疗喉癌和咽喉良性疾病系列手术、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和内镜相关鼻眼、鼻颅底系列手术以及头颈肿瘤的规范化外科治疗、咽喉功能保全和游离组织瓣修复术等系列手术。激光微创手术不仅使患者免受气管切开及开放式大手术所带来的痛苦,还完整地保留了患者的吞咽、呼吸及言语功能。在前些年临床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和颈段食管癌根治手术:采用游离皮瓣或游离空肠,管型胃等进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术后缺损的一期修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满意效果。针对超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该科在治疗上采用放射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该科在肖水芳教授、秦永教授及赵恩民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头颈外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已开展了针对舌癌、口底癌、舌根癌等口腔口咽癌,多采用保留下颌骨完整性切除全舌口底并一期修复。采用游离皮瓣、游离腓骨瓣修复半舌、下颌骨缺损。对涎腺、甲状腺肿瘤侵犯神经的可一期行神经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颌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蒂游离骨瓣、软组织瓣一期修复。
肖水芳教授和秦永教授率先在国内与胸外科李简教授合作采用管状胃代食管修复因食管肿瘤切除所导致的食管缺损,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在颈段、颈胸段食管癌的手术外科治疗方面并取得较丰富经验。秦永教授则采用管状胃技术完成了国内第一例保留喉的颈段食管癌的切除及胃代食管术。
为了与全国各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享该科在头颈肿瘤诊疗方面的经验,2004年举办了首期全国头颈肿瘤学习班。自2012年起,每年举办一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头颈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促进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交流与推广。2015年该科在医院率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腔镜下治疗腮腺肿瘤。
中青年医师是科室开展临床新技术、新疗法的主力军。钟贞副主任医师在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期间即协助肖水芳主任开展等离子技术和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2010年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修归科后独立开展了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歪鼻畸形的截骨整形术、鞍鼻畸形的取肋软骨鼻支架重建术。在耳科领域开展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2014年开展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沈泓副主任医师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进修归科后独立开展了游离前臂皮瓣和游离空肠等手术。李天成副主任医师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进修归科后独立开展了腔镜辅助下腮腺、甲状腺外科手术。丛铁川副主任医师近年亦开展了采用喉微瓣技术治疗部分嗓音疾病的工作,提高了声带息肉、声带任克氏水肿及声带囊肿患者术后的发音质量。这些系列手术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既造福了病人,亦填补了北大医院和科室的空白。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为了缓解建国后耳鼻咽喉科专业医师缺乏的问题,该科在1952年至1954年招收全国五官专修科学员,加速了耳鼻咽喉科专业人员的培训。
建国初期该科即开始招收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自1950年起,每年有十至二十人左右,同时也肩负着一部分海外留学生的教学任务。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不再统一招收进修医师,但每年仍有数名进修医师来该院进修。1977年恢复招收进修医师,每年一期进修医师学习班:学期1年,招收五至十六名全国各地的中级职称进修医师来该科学习,除参加临床工作外,每周安排专题讲座,及时了解学科进展,开阔视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目前共培养进修医师约600余名,为我国其他地区耳鼻咽喉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学习班;变应性鼻炎新进展学习班;头颈肿瘤新进展学习班等。
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五十年代,张庆松主任曾在该科招收一名硕士研究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硕士培养,自改革开放以来,该科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秦永副主任成为该科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该科有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点,并开始培养临床和科研型博士研究生。目前科室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随着医学部教学体制的改进,该科自2006年招收八年制学生和博士生的专科培训。
目前该科还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七年制及八年制学生的耳鼻咽喉科的教学工作并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自1999年王全桂担任教学主任以来,注重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入教学改革,在院领导的支持下,该科自2000年开始取消大课授课并根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身的特点实施了以病例为基础讨论式教学的方法。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该方法切实可行。由于教学改革的成功,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获医学部教学先进集体二等奖,2004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为此,该科多次获该院及医学部优秀教学奖,肖水芳教授、王全桂教授、秦永教授和赵恩民副教授也相继获医学部优秀教师奖。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2002年王全桂副主任申请网络教育学院多媒体制作课件基金。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用于本科生教学。2009年王全桂教学主任又申请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例资料库的建立与应用课题,建立了病例资料库,进一步完善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并在2008年发表第一篇教学论著。自2012年北京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在教育处统一领导下,王全桂教授制定了完整的一套适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计划,注重住院医师临床胜任力以及团队协作的培养,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团队式教学、英语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等,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包括基础与临床技能的考核。所培训的住院医师全部通过北京市住院医师一阶段的考核。并顺利通过了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认证。
承载该院优良的教学传统以及该科历任科主任的重视,注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每周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一次英文查房,一次专业学习,定期检查临床操作能力,严格遵循北大医学部住院医规范化培训章程。按阶段阶梯状培养住院医的临床技能与专业理论。鼓励高年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参与教学,注意培养他们的演讲与应变能力。2009年和2010年丛铁川和李天成分别获该院青年医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和二等奖;2011年丛铁川和李天成又获得该院青年医师英语讲课比赛二等奖。
肖水芳主任对教学亦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坚持每周固定时间的英语查房,先后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教师奖等。并主编、主译和参编了多部医学书籍,其中主要有:《耳鼻咽喉科学》七年制全国普通高校教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五年制全国普通高校教材2005,2013,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系列丛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11;《耳鼻咽喉头颈部感染性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耳鼻咽喉科聚焦》2009,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八年制全国普通高校教材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2015年等。
秦永副主任参编了两部医学书籍,分别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2001年;《临床疾病概要》,2008年。
王全桂副主任作为副主编,编写了《免疫学疾病》,2014年;参编《现代耳鼻咽喉诊疗手册》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大联合出版社,200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协和医大出版社2001;《2008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耳鼻咽喉科学聚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临床病例会诊与点评》(耳鼻喉-头颈外科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等。
四、科学研究
自建科以来,该科在喉外伤、喉狭窄、喉癌的临床与基础的生物学特性、眩晕与前庭功能、梅尼埃病的发病机理、遗传性聋的相关基因研究及基因诊断临床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并获得了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肖水芳主任非常重视科室的科研工作,与分管科研的秦永副主任以及科室核心小组其他成员一道,建立和完善了科室医护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条例,设立和加强专职实验室管理岗位,管理责任到人,设立的科研秘书。充分发挥医院和科室实验室的科研平台支撑协调作用,更好地为科室科研人员服务。确立科室近期和远期科研目标和发展方向。力争将传统重点研究内容与前沿技术和跨学科专业相结合,并有机融合,设立科研团队,推选学科带头人。根据各级医师的职称和专业分组,确定其科研方向和研究团队,建立适合每一个人的科研绩效评估标准,量化课题申请和文章发表标准,制订了合理的奖罚激励措施。
依托已有的科研平台和坚实的科研储备,自1999年秦永教授担任科研副主任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科研改革举措和规划,充分挖掘和发挥科室医护人员每个人的科研积极性,使科室科研工作较前有了较大进步和较快发展。近几年科研绩效考核始终位居全院所有科室中上游水平。自1987年以来共申请各项院内外基金项目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首发基金1项,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3项,国家教委留学归国基金3项,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项目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课题1项,北京大学“211工程”项目肿瘤学科群中标课题、北京大学985行动计划基金各1项,部委级-校级临床科研专项1项,校级1项。
以刘玉和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在导师柯肖枚教授科研思路的基础上,对遗传性聋的相关基因领域从基础的发病机制到临床听力学、从非综合征性聋到综合征性聋以及氨基糖甙类药物相关性聋进行系列研究,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体系。到目前为止共获得1项北京大学985行动计划基金,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教委留学归国基金,1项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资助,发表系列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目前已将遗传性聋相关基因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基因诊断。
该科医师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共200余篇,并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优秀论文奖。培养了大批研究生。郑中立教授的气管狭窄重建技术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喉标本的测量与喉内外解剖标志之间的关系以及喉胚胎发育特点、喉癌不同类型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相关基础研究、喉癌与相关机体激素水平的初步探讨、喉癌的过继免疫治疗与相关基础研究、喉癌的相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新生儿听力筛查以及耳声发射的应用,遗传性耳聋的相关基因研究、遗传性聋的基因诊断临床应用、Alport综合征性聋临床听力学特点分析、线粒体脑病耳聋综合征的听力学特点分析、突聋的临床治疗研究、眩晕的电生理检查与甩头实验研究、前庭性眩晕与眼震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平衡机能障碍的临床诊断、纤维气管支气管镜在上下呼吸道及肺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鼻分泌物中对尘螨纯化抗原的检测,特异脱敏疗法对其影响及其临床意义、利用不同载体,不同目的基因对喉肿瘤的转基因治疗、利用复合材料进行喉气管的重建,喉移植的实验研究、黑色素瘤的靶向过继免疫的基因治疗研究。
五、管理与文化
肖水芳教授作为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对科室管理颇有心得。他认为,科主任最主要的工作不仅是做了多少台手术,看了多少病人,因为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科主任应该想办法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挥,为此,他在科室绩效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不仅为科室创造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为医院树立了绩效考核、成本核算的榜样。
肖水芳主任还将目光投向了提高科室的学术地位,扩大科室影响。他的方针是:内引外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为科室所用。通过多方努力,他带领全体同仁争取到财政部和教育部一笔宝贵的学科建设基金,添置了现代化的一体式手术室系统,手术显微镜和电子鼻咽喉镜等设备。资金投入和项目开展彻底改变了科里设备落后的现状,使科里的教学和医疗上了一个新台阶,迅速位居全国一流水平行列。
为了学科的发展,肖水芳主任还着力于建设人员梯队和培养学术骨干,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他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多名高年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去外院进修学习,学成后回科开展了相关工作,填补了科室和医院的空白。
肖水芳主任致力于打造了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科室,以他为代表的科室核心组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设身处地替员工着想和换位思考,组织大家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多次获得各种文体大赛的第一名,向全院同仁们展示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一样的风采,各种文体活动的积极参与既增进了员工之间的了解沟通,团结协作,也是富于凝聚力的科室文化的体现。
秦永教授作为党支部书记,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团结和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围绕医院和科室的中心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协助科室行政领导全力以赴完成医院和科室的医、教、研各项科室管理工作。党支部工作能够从实际出发,引导和组织好群众的政治学习和科室文化建设;努力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经常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心群众的思想和生活状况,维护党员和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及时有效地将医护人员有利于科室发展的的好的建议、想法和整改意见反馈到科核心小组,充分调动该科室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科室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共同建造和谐科室。
医院资讯
为用户提供专业预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