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科介绍
超声科是国内综合性的超声医学科,集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于一体的超声科室,超声医学科拥有专业的人才梯队,世界一流的超声设备,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医教研任务,是北京大学博士、硕士培养点,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肌骨超声首批培训基地。
超声医学科现有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8人,住院医师16人。博士生导师2人。科室创始人李建国教授,兼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主编、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等,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性超声和消化道胃肠超声的专家之一。
特色诊疗近些年,学科形成了腹部超声、浅表器官超声、血管超声、肌骨超声、介入超声、风湿免疫超声和超声造影七个亚学科组。特色和优势项目包括胃肠超声、血管超声、直肠腔内超声、前列腺超声、周围神经超声、风湿免疫超声、肌腱和肌肉的运动损伤等诸多方面。在腹部超声领域,将先进的弹性成像转化为临床常规项目,提供肝脏、胰腺等脏器的硬度信息。例如,慢性肝病、脂肪肝的硬度监测对于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国际先进的直肠腔内360度探头,有助于直肠病变的检测。超声造影方面,涵盖项目几乎包括腹部、浅表、血管和肌骨等全部领域,尤其在颈动脉易损性斑块、肝脏的布加综合征和免疫性血管病变的活动性方面的超声造影具有优势。血管超声方面,科室开展的新技术不但能提供形态学信息,而且可以提供颈动脉的功能学评价。具有全面的微小血管超声显像能力。浅表超声方面的优势,主要在于标准化方法的应用和常规的穿刺介入性诊断,例如国内较早和系统的应用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类诊断,乳腺肿块的BI-RADS分类诊断。皮肤超声有专门的亚专业组,可以提供肿块、炎性病变以及系统性病变的超声评估。口腔黏膜超声,是近年来科室开发的新技术,优化了最新的超声检查方法,对于血液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评估具有新的影像学评价靶目标。泌尿系统超声方面,除了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外,科室增加了经会阴前列腺穿刺项目,提高了前列腺穿刺的精度,患者可门诊完成。科室还开展了男性尿道超声和控尿性病变的超声评价新技术。肌骨超声方面,作为国内最为系统开展此项目的单位,包括肌腱、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损伤超声、风湿免疫超声、周围神经超声、疼痛超声、肌骨肿瘤和超声引导下对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各区域疼痛的介入治疗等。
教学科研科室始终以科研做基础,促进临床诊疗为导向,近年来主持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和院级科研课题,较多重要成果在国际SCI论文和中国核心期刊发表交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研究生教材《肌骨超声诊断学》、学术专著《周围神经超声显像》等多部学术专著,作为首席专家单位,牵头中国肌骨超声指南的制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和硕博士研究生教学任务,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超声影像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培养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数已成为我国超声界的骨干力量。常年接收超声进修医生、西部人才培养计划、社区骨干参观及进修学习。开展规范住院医师培训23年,同时作为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超声学培训基地,培养规培学员3-6人/年。
为用户提供专业预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