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医学科介绍
1986年初,由全国著名危重病专家陈浩辉教授带领的医护人员组建成了国内最早的监护病房之一:外科监护病房。1991年7月原外科监护病房搬入三病区新大楼正式成立危重医学科(ICU)。2005年底,危重医学科搬入新的外科大楼,床位19张,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全单间ICU病房,配备有现阶段先进的硬件设备。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危重医学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年收治病人超过1000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危重病学科的建立,既提高了医院的总体医疗救治水平,也标志着医院向现代化的建设迈进。在金清尘和陈浩辉等教授的领导和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危重病学中心之一,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从建科伊始的4张床位发展到如今拥有19张床位,年均收治病人由200例到如今的1000余例,为医院危重病人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危重医学科现有特聘专家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人;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的医生队伍和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8人、50多名训练有素的护士组成的护理队伍组成。危重医学科拥有现今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Drager吊塔,DragerEvitaXL、Servoi、PB840等呼吸机,Picco监测仪,Aquarius床旁血滤机,自动咳痰机、输液泵管理系统、便携式超声等,硬件环境及设备目前居国内一流。
危重医学科陈浩辉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极其重视临床一线工作,对危重疑难病人经常亲临床旁进行观察和治疗,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外科和危重医学科成功抢救了许多被认为救治难度极大甚至救治无望的病人。数十年来,陈浩辉教授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救治疑难病例和抢救危重病人的经验,能在极其复杂的病情变化中把握正确的治疗方向。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把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降至20-30%。他还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实行安全低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除了原发病无法救治的病例外,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没有发生过因为呼吸机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的病例。他还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把重症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定为120-130mg/dl以下,使危重医学科的危重病人死亡率一直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
危重医学科金清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疑难危重病人的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方面总结了许多技巧和经验,并手把手交给年轻医生。并在国内较先提出气管插管病人膨肺的方法,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大大降低。
近年来,在朱曦、么改琦及马朋林主任带领下,大力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相结合。组织科室力量编写北医三院ICU工作手册,使科室工作有据可依,规范高效。同时科室频繁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紧跟国际前沿,积极开展新项目。近年有多名医生经过努力获得博士学位,多位医师出国进修。科室划分出四个专业组:1.危重病呼吸循环专业组2.危重病胃肠专业组3.危重病血液净化组4.危重病感染凝血及孕产妇专业组。每个专业组有目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各自的工作。近几年开展的新项目有:持续床旁高流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休克的早期及进一步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AGDT);ARDS的肺复张的临床应用;应激状态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技术;颅脑损伤的颅内压检测及亚低温治疗等;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综合治疗等以及ECMO治疗严重呼吸衰竭。危重医学科还在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高位颈脊髓损伤等病人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各种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多种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水平,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病人死亡率低于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度评分APACHEII预测值,年均总死亡率低于5%,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率低于10%,救治了数名6个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病人引起了危重病业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誉。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中有我们的身影,如SARS、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安保工作、甲流等。2009年底,采用ECMO技术首例成功救治重症甲流患者,受到业界赞誉。近5年科室发表文章共50多篇,其中SCI8篇,全科共申请到国家、省部级各种基金10项。多次举办全国培训班,收到很好的反响。
医院资讯
为用户提供专业预约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