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介绍
中医科创建于1956年,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二级学科,同时也是中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3人。设有中医、针灸、推拿门诊及病房,病房编制床位40张。
学科定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建国初期,由当时名镇一方的盖受益、马英麟等名中医创建,现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辽宁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重点专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综合医院基础条件,发挥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诊疗特色,形成了“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专病特色诊治体系。本学科现具有3个长期、稳定、可持续专科发展方向,分别为中医药防治风湿系统疾病研究、中医药防治脾胃疾病研究、针药并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慢病管理及中医疾病疗效评价研究,目前学科已获十余项省部市级研究项目支持,其中参研国家级科研题目4项;主持省市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科人员中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1人,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2人,辽宁省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1项。
中医学科将利用综合医院的优势,优选学科研究方向进行重点攻关,为学科学术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重点,以各研究方向科研课题为依托,通过归纳、分析、综合研究等提出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新观点、新方案、新技术。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优势与特色:中医学科的发展结合了学科自身的学术传统、研究中心等特点,选择有优势、有特色的研究方向重点发展,并以此带动其它学术领域的发展。
1、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病证研究
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是学科研究方向之一。学科于建国初期始,老一代中医对风湿系统疾病的治疗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形成了院内协定方——风湿止痛散,在院内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学科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临床上相继开展了中药热奄包、清痹散等中医痹症传统特色治疗手段,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并且依托省卫生厅医学高峰项目“基于TOPSISI法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重点研究了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防治作用,相继开展了风湿免疫疾病的中医慢病管理工作,定期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用药指导、生活干预、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健康指导,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延缓疾病进程和降低伤残率、降低医疗费用负担的目的。
2、中医药防治脾胃系病证研究
中医药防治脾胃系统病证的研究是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在消化系统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防治方面,学科在既往多年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途径给药,通过口服加灌肠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开展了该病的不同时期的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制定了系统的特色方剂。并针对特色协定处方青黛散(颗粒),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的机制研究。其中“青黛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学科拟进一步开展溃疡性结肠炎与功能性胃肠病方面的古今医案及临床证候演变规律相关性研究,及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3、针药并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慢病管理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致死率首位的疾病,而中医药在慢病防治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学科在既往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慢病管理理念,开展了针药并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慢病管理研究,通过四诊合参、个体化辨证施治,建立中医电子化健康管理档案,探讨针药并举对恢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机体平衡、促进后期机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揭示中医慢病管理的必要性与科学性,以更好的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发展目标学科在中医风湿病、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综合诊疗及慢病管理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未来将重点加强医疗上的技术创新与规范,进一步完善风湿病的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进行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共同管理患者的合作关系,定期培训和交流,开通慢病患者在不同专业间转诊的绿色通道,提高慢病管理的效率、促进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为用户提供专业预约服务平台